本文转自:鲁中晨报
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弘扬尊师重教传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教育报国情怀,涵养良好师德师风,以自己的学识阅历、模范品行影响和教育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淄博市教育局特联合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推出“名师名校长”访谈栏目,邀请部分学校的优秀校长和老师,从学校历史,教学理念,从教感悟等方面,和大家一起分享,并为全市广大老师送上最真挚的节日祝福。
本期“名师名校长”访谈嘉宾为淄博最美教师、淄博市临淄区金岭回族中学教师张小圆。
问:您是如何从事教育的?工作11年,你会用什么词概括它呢?
答:其实学生时代我还真没考虑过当老师,只知道努力学习,考个好大学,本想成为一名律师,“伸张正义”的。记得高中的时候,我英语学的特别好,同学有听不懂的题喜欢来问我,然后我就耐心给她讲解,每次还都能听会,她当时还总是对我说“你真的很适合当老师”。大二分专业的时候我选择了师范类,主修思想*治教育。当然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还修了第二专业法学,我现在教的初中科目叫“道德与法治”,两个专业都有用武之地了。大学毕业通过校园招聘,我来到了临淄。
用一个词形容的话,“奋斗”吧。当了老师之后,因为是从学校踏进学校嘛,我也是时常觉得自己还是学生,看着孩子们学习,也经常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是有一些遗憾的,比如当时还不够努力,比如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等。所以我就跟学生一起努力,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吾生有崖而知无涯”,倍感时间的可贵。为了回应学生的关切,我也必须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头脑,认真上好课、教好学生的同时,不断学习,就是想汲取更多的知识,丰盈自己,更服务于学生。
教师就是他所教授的学科,对于我们思*老师尤其如此。我们的生命状态,是会影响和感染到学生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我想唯有如此,在回首来时路时,我们才能对曾经的自己说声“谢谢”。
问:在你的专业成长历程中有没有什么困难的时刻?你是怎样克服的?
答:困难,肯定是有的。我还记得初次踏上讲台时的紧张,面对一群活泼好动的孩子,不知道如何维持纪律,还曾经被学生气到肚子疼。后来就是跟着前辈学习,向有经验的班主任请教,再加上自己的不断摸索,找到了与学生的相处之道。
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情:在我的课上有个男生戴了帽子,就是那种能挡住眼睛的鸭舌帽。这个男生向来比较调皮,我说了两次让他摘掉帽子,他都无动于衷,于是我就一把给拿掉了。然后这个男生也没有给我留面子,拍案而起夺了过去。
我当时很生气,不过事后才知道他是头上受了点伤,就拿帽子来遮挡。于是我深刻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少了一分耐心和宽容,没有看到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那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