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东坡先生的美食地图 [复制链接]

1#

本文转自:海西晨报

思明小学五年(4)班张明予

指导老师:刘华恩

据说,中国历史上有66道菜与苏东坡有关。我这个小吃货决定探究一下这位古代“美食博主”的名菜。于是,近期我阅读了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和意公子关于苏东坡相关美食介绍,不由得惊叹:苏东坡所有的美食创作,原来都源自有限的条件以及别人不要的食材。

回望那一年,东坡先生被贬*州,生活困顿。好在当地猪肉便宜,他就把肉买回来洗干净,锅里放少许水,再用不冒火苗的虚火慢慢地煨炖,做出的菜肉质达到最佳状态。吃就吃吧,他还写下令人拍案叫绝的《猪肉颂》,真有意思!

再看那一年,苏轼被贬至苦寒荒僻的广东惠州,在那里写下《食荔枝》一诗,对荔枝极尽赞美之能事,将其红皮白肉比作红纱玉肤,将其味道比作江瑶柱和河豚肉,还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成为岭南荔枝最好的“带货”广告语。

时间转到绍圣四年,苏轼第三次被贬。这次他是被贬至天涯海角的儋州,生活更加困苦,过着“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的生活。然而,当他发现人间至味“生蚝”,就研究出几种吃生蚝的绝妙方法……

苏东坡的人生,被贬到哪儿就吃到哪儿。他一生颠沛流离,大起大落,却还以诙谐幽默的语调,写出了多篇色香味俱全、跃然纸上的美食佳作。《豆粥》《食雉》《浣溪沙·咏橘》……他用一首首美食诗,绘制了美食地图,用食物的慰藉来感受生活的美好。在穷困的日子里,东坡先生乐观得简直能让石头开出花儿来。他这份乐观豁达,为后人带来了极大的人生启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