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t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dashoubi.org.cn/news/zxzx/2021-10-31/181029.html不知不觉,21世纪都过完20年。
世界互联,网络令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但爱文字的人仍热爱文字。
我是从什么时候发觉中文很美的?年轻时看《经过》,电影一开场,天桥下有盲人拉琴,面前一张薄纸板,上书八个大字“人生缺憾,一碗承受”——从此再也忘不掉。
你瞧,再短小的文字,若用对地方,便足够震撼心灵。
《神雕侠侣》里程英救了杨过,也不相认,只偷偷默写“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形象即刻同整日喊傻蛋的表妹区分开来。
我爱,就爱这中文言简意赅意蕴无穷之美。
我读书的年代,还在奉亦舒为偶像。伊做少女时,在明报写专栏,每篇数百字,生活百态皆成文章,结集叫做《豆芽集》。她说,专栏女作家在报刊的一角找到自我,什么琐碎的事都拿出来絮叨一番。你想,定期要出货补白,却哪里有这么多大事由你来写,渐渐地就离不了两室两厅、周遭一里。
她虽嘲笑自己这班女作家专写小情爱,我却一直把专栏文字认作我成长中的早餐奶。
在大家都还忙着啃大部头的青春期,报纸副刊上的专栏,是我认识花花世界的一栋桥梁。它们叫我知晓——好的文字,勿需洋洋洒洒,方寸之间,可见众生天地。
年中听传媒业教授讲课,说如今已是完全视频化时代,人们甚至连搜索引擎都渐渐转为视频化,不再使用传统的文字搜索寻找答案。可影像、动态,真的可以替代文字所带来的“隐藏”之美吗?我不觉得。
年到来了,我有点落伍,仍想学习亦舒“孵豆芽”。
从前开过一个小专栏,叫做《随意登台》,播客做了70期,渐渐无声。写专栏到底是件怎样的事?我并没有摸清楚,但,或许可以慢慢发现。
今日再登台,只是想着,年龄渐长时间宝贵。人生路上总还有可记录的人可记录的事,不如做个生活里的参与者、观察者、记录者。
倘若能够借个人的一双眼与手,通过文字穿越时间维度,那是我的幸运。
年,就用文字一起做游戏吧。密码,由我和找到这里的读者共同持有。
嗨,人生海海,咱们一起探寻中文之美,汉字之妙。
闪电新闻记者公慧报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