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追忆海堤往事汲取前进动力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皮肤科最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708/4652392.html

晨报讯(记者郭钦转实习生陈起鸿)昨日,受厦门市梧村小学邀请,两位海堤老建设者走进梧村小学校园,来到多名同学中,开展“海堤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与孩子们提前度过了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儿童节。

活动得到了厦门海堤纪念馆管理单位市闽台渔轮避风港发展保障中心的积极协助。据了解,此次活动是梧村小学“红色大讲堂”系列活动之一。该校坐落在厦门站铁路边上,开展“海堤精神”主题教育对于师生有着特殊的意义。

简短的升旗仪式后,伴着梧村小学师生们的热烈掌声,87岁高龄的吴嘉骅老先生在海堤纪念馆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拄着拐杖,步履坚定地来到演讲台,述说起当年海堤建设的故事。

60多年前,一万多名海堤建设者在缺乏现代化机械、生活保障十分匮乏、空中敌机每天不断袭扰的艰苦条件下,历时两年三个月以肩挑手扛的方式,在厦门高集海峡建起了长米的跨海长堤,创造了世界海堤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

老建设者将一个个亲历的故事娓娓道来。“当时白天下工地,晚上值夜班,我们睡在80至人的大通铺上,高强度的劳动和艰苦的生活条件让许多人劳累过度。”吴嘉骅回忆道,共产*为百姓挣脱了镣铐,争得了自由,万余名一线建设者怀揣着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美好憧憬,忘我地投入到了海上造堤工程中。

同学们安静听着,偶尔拿起笔来记录。为了让孩子们对海堤建设有更深入的理解,吴嘉骅拿出两只花瓷碗,向孩子们讲述68年前海堤建设者一只手端两只碗,争分夺秒在厦门海堤建设工地就餐的场景。“上面的碗装菜,下面的碗装饭,大家就是这么在工地现场快速解决。”吴嘉骅介绍。

应同学们的要求,吴嘉骅还让5位学生代表上台,手把手地教他们。吴老说,让同学们上台尝试,目的并不是要让大家学一手端两只碗的技巧,而是想让他们体验当年海堤建设者在艰苦环境下移山填海的那份精神。

六年五班的*锦波在掌握诀窍后,尝试单手拿起了两只碗,但只能坚持一会儿。“这太不容易了,我们要珍惜现在这么好的生活环境。”这一堂生动的体验课给*锦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表示要更努力学习,肩负起时代的使命,将厦门的“海堤精神”传承发扬。

“海堤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后,梧村小学的少先队员代表为两位海堤老建设者送上了鲜花表达敬意。师生们还为老建设者献上了精心准备的文艺节目。

本文来源:海西晨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